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3:27:58
该事件错综复杂,牵涉其中的有虚构的德国政府债券、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一位西班牙太阳能企业家以及尚德的高层管理人员。
这三个盛会都将在上海浦东举行,2012年SEMI中国的Solarcon展会与AsiaSolar展会相重叠,正显示了中国的光伏展会主办方是如何在市场蒸蒸日上的情况下巧取一席之地的。)在上海由沉睡的大城镇转变为世界一流大都市的过程中,其内陆地区的光伏产业也受其荫庇,借助上海的优势,承接贸易、金融、营销及其它领域相关的特殊任务。
[page]另外,在对这一新兴工业的专有技术供给方面,上海的大学与研究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前两省均在光伏制造方面有很强的实力,这无疑在实行省级上网电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片与组件生产国,而本国市场却极少消耗这些产品,因此就事实而言,至少在光伏产品供应方面,上海可谓是全球光伏工业的中心。由于更加临近其中国客户,Edwards可提供的交货时间比其没有中国生产基地的竞争对手短30%左右。本文将探究上海为光伏企业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并阐明究竟这些优势是源于海外市场还是归功于泱泱中国的自身发展。
浦东,特别是其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政府制定的新式外资试验区。只要客户大部分来自海外市场,这一条件就非常有利。中国商务部网站显示,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反倾销应诉的最大障碍。
中国几家光伏大企业都是在海外上市的,有无倾销,年报非常清楚。中盛光电CEO佘海峰此前表示,德国有五六千家光伏企业,但大部分主要为安装企业,制造企业仅20家左右,它们依靠安装分销、服务增值创造价值,我们赚的是制造环节。不过,国内的光伏企业并不认同这一说法。以我们为例,我们销往全球各地的组件采用的都是同一标准,且必须满足25年质保的标准,因此成本也是一样的。
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认为,泰国的晶硅电池产能只是兆瓦级别(1兆瓦=1000千瓦),中国的电池产能是20吉瓦(1吉瓦=1000兆瓦)以上,规模相差巨大,没有任何可比性。去年阿特斯的年报虽然是亏损的,但是毛利率是正的,这是不存在倾销的证据,我们的毛利率过去几年通常是维持在15%到20%之间,英利和天合光能更高一些,一般在20%到30%之间。
联合声明称,中国光伏产业与各国光伏产业是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以欧盟为例,2011年,以技术研发、原材料、设备制造等为优势的欧盟,对华出口光伏设备及原材料总值达75亿美元。据不完全统计,欧盟目前与太阳能产业相关的岗位约为28万到30万左右,其中大部分岗位直接或间接来自于中国企业。昨日,Solar World AG的总裁Milan Nitzschke在邮件中称,欧洲大部分的光伏企业支持诉讼,中国光伏企业是在不顾亏本地倾销它们的产品。这次中国商务部启动了对美国的多晶硅双反调查,其实也是在告诫欧洲,不要轻举妄动。
复旦(微博)大学法学院教授、WTO争端解决专家组指示名单专家龚柏华打了个比方,不同国家生产成本、各方面条件不一样,选印度、泰国,还是选加拿大,结果都不一样,欧盟有相对的自由裁量权。我们的模式是,电池片外采,之后再加工成组件,销售时在电池片成本之上再加上组件加工成本和利润。在近年的光伏贸易方面,欧盟也基本处于顺差状态。不发生贸易战最好,一旦开始了,那么德国的瓦克(多晶硅厂)也将遭殃。
可查数据显示,中国2011年共出口价值358亿美元的太阳能板,其中出口至欧盟市场的比例占60%以上。公司目前还是盈利的,肯定不存在倾销问题。
阿特斯全球市场高级总监张含冰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中国光伏企业没有对欧洲进行倾销。张含冰称,我们现在销往德国的组件售价大致在一瓦0.6欧元左右,还略微高于国内销售产品的价格。
拿泰国作参照后,美国商务部5月份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太阳能产品征收不低于30%的惩罚性进口关税。但这不是单方面的,也等于对欧洲企业关闭了大门。张含冰称,如果最终欧盟裁定中国光伏企业存在倾销,并征以高额税率,等于欧洲市场的大门对中国企业关闭了。[page]非市场经济地位是最大障碍中国在欧盟反倾销诉讼中的关键点,其实是市场经济地位。参照国的选取,最终会决定反倾销税率的高低,企业承担的风险无法预估。欧盟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
1998年,在一起中国水表在巴西反倾销调查中,巴西曾选用了西班牙为替代国,而计算出的倾销幅度高达284%。这里面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而从整个光伏产业的价值链看,以规模、制造为优势的中国,生产大多集中在组件端。而我与其他国内光伏厂商交流下来的结论也是,大家都在密切关注,而且相对乐观,认为未必会立案,因为中欧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
有无倾销看年报就很清楚本周早些时候,欧洲最大的太阳能光伏板制造商Solar World AG与其他几家公司向欧盟提起一项秘密申诉,指控中国光伏企业获得了非法补贴并进行了倾销,要求对中国产太阳能板征收反倾销关税中国几家光伏大企业都是在海外上市的,有无倾销,年报非常清楚。
虽然德国企业Solar World AG试图在全球第一大光伏应用市场欧洲竖起堤坝,通过贸易战将中国光伏企业挡在门外,不过中国光伏企业对此并不悲观。拿泰国作参照后,美国商务部5月份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太阳能产品征收不低于30%的惩罚性进口关税。张含冰称,我们现在销往德国的组件售价大致在一瓦0.6欧元左右,还略微高于国内销售产品的价格。张含冰称,如果最终欧盟裁定中国光伏企业存在倾销,并征以高额税率,等于欧洲市场的大门对中国企业关闭了。
在实践当中,很多对中国企业不利。龚柏华表示,反倾销税率的高低可以争取,但一旦被认为是非市场经济,中国这些企业在调查中就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从过去的案例来看,此次欧洲太阳能板厂商指控中企在欧倾销若是被欧盟立案,中国企业最终被裁定为倾销的概率很大。
乐观的原因不仅仅是中方光伏企业认为倾销事实不存在,更是因为最终涉案金额实在太巨大,且中欧在光伏业关系的密切程度远超中美光伏产业。到时候欧洲30万的光伏从业人员也会遭殃。
不过,国内的光伏企业并不认同这一说法。美国商务部给中国光伏电池开出的双反税率高达30%以上。
复旦(微博)大学法学院教授、WTO争端解决专家组指示名单专家龚柏华打了个比方,不同国家生产成本、各方面条件不一样,选印度、泰国,还是选加拿大,结果都不一样,欧盟有相对的自由裁量权。此前,主导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电池实施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同样是Solar World AG。中国商务部网站显示,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反倾销应诉的最大障碍。如果欧盟最终对中国光伏企业反倾销立案,则考虑到欧盟并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在判定中国是否倾销时,需要以第三国作为参照,这将是税率高低的关键。
阿特斯全球市场高级总监张含冰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中国光伏企业没有对欧洲进行倾销。去年阿特斯的年报虽然是亏损的,但是毛利率是正的,这是不存在倾销的证据,我们的毛利率过去几年通常是维持在15%到20%之间,英利和天合光能更高一些,一般在20%到30%之间。
欧盟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就像警察说你在高速公路上超速了,这个高速公路上又没说多少码是超速,警察可以说是参照另一条公路来限制的。
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认为,泰国的晶硅电池产能只是兆瓦级别(1兆瓦=1000千瓦),中国的电池产能是20吉瓦(1吉瓦=1000兆瓦)以上,规模相差巨大,没有任何可比性。可查资料显示,如果最终决定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则涉案金额将超过200亿美元,这将是中欧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争端。
发表评论
留言: